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河南圈 > 圈层资讯 > 正文
天天即时:艰苦奋斗“凿”开天河 银线飞架“电”亮太行
2022-11-11 22:52:45 来源: 人民网
关注河南热线

从人工天河红旗渠的咽喉工程青年洞顺山势往下,走不多远就是盘阳村。这是太行山区的一个普通山村,因当年修渠过程中具有转折性意义的“盘阳”会议在此召开,“红旗渠”这个名字从这里诞生而闻名。


(资料图片)

今年75岁的元明喜老人就是土生土长的盘阳人。16岁开始参加红旗渠的修建,23岁参与盘阳水电站建设,26岁开始成为盘阳村的一名电工直至退休,老人一辈子因渠因水与电结缘,亲历见证了电能点亮这片土地的艰辛历程。记者跟随国网林州市供电公司青年职工走访红旗渠精神电网传人的活动就从元喜明老人开始,一段段往事在当事人的讲述中清晰再现。

修渠老人的传家宝

一座整洁的白色二层小楼,一应俱全的现代化家电,与左邻右舍并无二致。11月8日,笔者一行走进元明喜家,说明来意后,老人让儿媳妇拿出一件连很多当地人都不清楚用途的铁家伙,“这是墩铲。”由他和一起干活的电工们创造和命名。这东西一头像钢钎,用来锻石;一头像铁铲,用来挖土,是当年他们挖电线杆坑的专用器具。

林州市位于太行山东麓,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境内山地、丘陵占86%,属典型的深山区。上世纪90年代初,红旗渠青年洞周边群众都早已用上电,但位于山岭上的界牌村却因位置偏远、地势险峻尚未通电。每当夜幕降临,山上的18户人家望着远处的灯火满是羡慕惆怅。

1995年冬天,当时的林县供电部门了解情况后,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让界牌村18户人家过上一个明亮年。常说“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电网职工则是“滚(电线)杆上山、滚线(盘)上山”。在没啥机械条件的年代,电杆和重达100多公斤的导线盘、金具、拉线石等都要靠手搬肩扛往山上送。为了将10米的电杆运至山顶,元明喜和工友们用上大绳和撬棍,在地锚的助力下,一步步、一层层把电杆滚上山。遇到实在过不动的沟坎,老乡们就赶来两头耕地的黄牛和大家一起帮忙拉。就这样,他们白天勘察现场,晚上研究方案,仅用11天就运完了从谷底向山顶架线所需总量超出2000吨的电力器材,赶在农历小年前为村民送上了电。

听着老人细致入微的讲述,笔者不禁好奇发问,修渠和建电网哪个更辛苦?老人想都没想就说道,“当然还是修渠更苦,那时吃不饱,我们后来架线都是在山上支锅下面条,吃饱了干活。”话语间吐露着对如今幸福生活的珍惜和对前辈创业者由衷的敬佩。

明星主任的新招数

1994年,35千伏定石线路架设过程中,创下了林州电网历史上两基杆塔跨距超800米的当时最长纪录,两基杆塔间垂直落差超过600米。面对史无前例的艰巨任务,工程负责人郭会林找来了时任施工队长的郭金奎一起想办法,可结果也是只有边干边看。

平地还好办,一到山脚下所有人都犯了愁。郭金奎至今清晰记得,山脚下第一基杆是23号杆,两节总长15米,线路跨越红旗渠第二干渠,郭金奎带头跳入冰冷的渠水,将两节电杆搬过了宽5.5米的红旗渠。

当天下午施工人员利用手推绞磨盘开始向上拉运电杆,“半天走的距离还没有电杆长,这么淘神,谁受得了。”23岁的郭金奎在现场就发起了牢骚,暗暗动起了小心思。

第二天,郭金奎就带人将绞磨盘固定到了农用拖拉机头的转动轴上,想加快速度省点力气,不料转动轴速度过快,拉绳吃不上力气,还把拖拉机头烧坏了,虽然被批评“胡生法儿”,可郭金奎还是不死心,接着,他又将绞磨盘固定到另一台拖拉机的车轮上借力,用了7天时间终于将6根杆硬拉到了坑位。

自此,郭金奎奇招频出,受滑轮启发,还用钢丝绳自主设计了过狭窄通道的运杆索道等有效施工方法,让施工效率大幅提升。可即便如此,现场100多名施工人员饿了啃硬馒头、渴了喝山缝水,从早春一直干到酷暑,才终于将32基杆10余公里的输电线路从山上给“挂”了下来。

施工队长的欣慰事

时间推进到2017年,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杨保军接到任务,为石板岩镇大垴村全面改造高低压线路。

大垴村古称“九联山”,最高海拔1750米,是林州市海拔最高的行政村,自然资源极其贫瘠、交通十分不便,当时仅剩下32名6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执着留守。自1976年通电以来,大脑村供电设施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小修小补,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每逢刮风下雨大概率会遇上停电。

国网林州市供电公司党委借着国家全面升级农村电网的契机,要让最高峰上的留守老人用上可靠电,也想趁此培养一支吃苦耐劳,能打硬仗的年轻队伍,于是,啃下这块硬骨头的重任,落在了施工队长杨保军和11名35岁以下青年供电员工肩上。

11人在接到任务后,起初认为顶多累点,咬咬牙坚持坚持就好了。没想到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多里,在大垴吃住、施工的每个环节都给他们带来无尽“烦恼”,上了终身难忘的一课。

生活条件不好,工作也难干。杨保军说,山下施工,一般十分钟就能刨个坑,一天立一二十根电杆不成问题,但在大垴施工需要先开山路,需要在坚硬的花岗岩上打坑,挖掘机砸下去只有几个白点,打一个2米深的标准杆坑,最长需要十几天时间。

“就算这种现在很少遇到的条件,跟修红旗渠时的艰苦相比还是差远了。”杨保军的父亲当年在渠上负责担运石料,他是听着红旗渠的故事长大的。施工中,杨保军带头吃住在山顶,3个多月里,他穿废了17双鞋、4套工作服,更是不知磨破了多少双防护手套,11位年轻人对此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随着工程的推进,这11名队员所表现出的担当和进取精神也让杨保军暗暗给他们打了满分。为解决长档距导线随大风舞动易引发相间短路的问题,杨保军和队友们琢磨出了“三联杆”(三根电杆一字排开组合成一根用)的架设工艺,通过增加相间距离,确保了线路稳定运行。“年轻人熟练操控无人机辅助放线等先进施工方式的引入,也使得工程建设更加便捷高效。”杨保军说,他们这些年轻人经受住了考验。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林州人民十年铸就的红旗渠精神,一代代薪火相传,不仅为林州引来了甘甜的幸福水,也激励广大电力员工战天斗地,为太行深处的林州百姓送上了可靠电、绿色电、致富电。据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累计在林州区域投资17.32亿元,新建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6座,新建改造10千伏及400伏高低压配电线路4304.3公里,总里程是红旗渠总长度的2.9倍,全市户均配变容量增长2.6倍,林州人实现了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转变。团结奋进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林州电网的非凡巨变,用事实生动地告诉世人,红旗渠精神永在。(来源: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张澜 郭栋)

责任编辑:hN_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