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赢了情绪,输了思考
2019-03-19 14:44:39 来源: 扬子晚报
关注河南热线

《都挺好》又是一部超级“爽剧”,有评论说它是剧版“咪蒙”,我也怀疑编辑吸纳了已被关闭的咪蒙公众号的毒鸡汤精华,怼父母撕兄长,痛斥原生家庭,批判重男轻女……一时间,唤起了(女)网友们的童年阴影,掀起了控诉原生家庭的热潮。

《都挺好》号称是现实主义题材剧,但故事设定并不怎么注重现实,有些情节就是没有矛盾制造矛盾也要上。比如说上世纪80年代,苏父苏母如何视国家政策为无物,一口气生了两儿一女三个娃?(而明玉的大嫂二嫂都是独生女)1988年出生的苏明玉,被苏母偷偷改高考志愿,上了免费且包分配的省内师范学校。且不说这个操作对于一个农村出来的妇女有多难,现实点看,苏明玉上大学时大约2006年,咱们大江苏哪个大学有免费师范可读?

《都挺好》开头苏母就去世了,彻底失去了为自己辩白的可能。她的形象是靠明玉个人视角回忆建构起来的,在女儿的视角中,她是个重度厌女儿症患者,重男轻女到不可理喻。原著小说倒是介绍了苏母厌女的原因(把女儿当做了不幸福的源头),但你不能让观众一边看着电视剧,一边找原著来脑补啊。

事实上,“重男轻女”与其说是情感上的,莫如说是儒家社会生存的一种文化选择和文化惯性,加之在物质匮乏时代,可供分配的资源实在有限,女儿多数时候分到的资源有限。但《都挺好》上来就把苏母当成了一个“怪物”般的存在,靠极度抽空的、极端的人设制造戏剧冲突,没有真正去探讨、去挖掘,也没有可能去埋葬、去告别“重男轻女”这种文化基因。

非常可惜,《都挺好》本来是有机会的。它选择的家庭结构不像樊胜美的,樊胜美在原生家庭是被当做一种“资源”在利用的。《都挺好》的原生家庭并不需要女儿来供养,原著小说的立意就是如何与原生家庭从理解、和解到告别,完成女主人公苏明玉的心理疗愈和二度成长。但遗憾的是,电视剧播出过半了,明玉的家人都展示了他们最不堪的一面:自私自利、家庭暴力、冷漠无情,如何能与这样的家庭和解?至少现在,网友都在留言:不原谅,不和解,因为不值得。编剧挖坑太多,好担心他们填不起来,想大团圆大和解最后得霸王硬上弓(又必须和解要不怎么叫“都挺好”呢),而明玉的确已经隐隐有了成为“圣母”的迹象,她在很多方面,已经不自觉地悄然取代了苏母,成为这个家族里的新一任“母亲”,使苏家重新实现“平衡”。这种平衡,并非真正的和解,它只是强弱力量的反转。

尽管重男轻女依托的环境和物质基础已经消逝了,但文化有着强大的惯性,不会因为权力结构、经济结构的改变而立刻消失。从社会到个体都如是,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独立女性”(70后80后),原本也常在一起吐槽父母重男轻女。但因为生了个儿子,迅速就变成了“男权主义者”。我有个女性朋友,留过洋、读过博,可有一天却很气愤地告诉我:婆婆竟然想把老家的房子留给小姑子?小姑子的女儿跟他家姓吗?!看《我家那小子》的时候,你肯定会对大妈们的“择媳观”不以为然。但若是调查一下70后80后未来婆婆们的择媳观,会发现,其实二者区别不大,甚至要求还更高。儿媳妇除了要会照顾她儿子,还得独立能挣钱,而且最好跟原生家庭撇清,这样才能不贴补娘家。

《都挺好》本来可以在拆解这些文化基因、打破这种文化惯性上多下工夫,但可惜,为了获得情绪认同,获得咪蒙式的传播效果,它把精力放在了营造戏剧奇观和大女主人设上。赢了情绪,看着痛快,但输了思考,少了建设性。

最后,虽然是正午阳光的作品,但《都挺好》光用得特别不讲究,苍白、平面、毫无层次,缺乏美感。差评。

责任编辑:hN_0112